数字看青岛 16.5% 全年GDP增长16.5%,延续了“十一五”以来14%以上的经济增速,并持续加快。 1805亿 财政收入达到1805亿元,增长21.1%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430元,增长10.3%。 5006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0亿元,增长47.1%,为近18年来最快增速。 100% 在全国率先做到城乡居民社会保险一体化,实现社会保险制度从城镇到农村、从职工到居民的全覆盖。 昨天,从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,2009年全市上下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,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新要求,全面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,加快实施市委“一二三四五六”的奋斗目标,坚定信心,攻坚克难,全力以赴保增长、渡难关、上水平,经济运行呈现出“多元推动、持续回升、支撑面扩展、积极因素累积、民生改善”的良好态势。 一、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,经济增长持续向好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。 初步核算,2009年,全市生产总值7500.80亿元,比上年增长16.5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131.01亿元,第二产业增加值4110.54亿元,第三产业增加值3259.25亿元,分别增长3.4%、18.2%和15.1%。按常住人口计算,全市人均生产总值62403元,折合9136美元,增长11.1%。 全年经济运行经历了“触底??回暖??企稳??回升”的轨迹。一季度GDP增长16.0%,上半年增长16.2%,前三季度增长16.3%,全年增长16.5%,经济发展波动小,运行稳。从趋势看,延续了“十一五”以来14%以上的经济增速,并持续加快。 财政收入增长较快。全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1805亿元,增长21.1%。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21.38亿元,增长21.6%。在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情况下,全年税收收入1208.68亿元,增长6.6%。 二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, 多元推动格局正在形成。 从产业角度看:工业发挥了主拉动作用,服务业增长加快。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,粮食连续六年丰收。积极实施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,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,粮食播种面积扩大,新建设施农业10万亩,15个农业示范园区和33个养殖示范园区加快建设。全年粮食总产量156.29万吨,增长4.9%,连续6年增产丰收,为近十年最好水平。主要农副产品产量继续增长。全年蔬菜产量373.85万吨,增长19.0%;肉类产量39.51万吨,增长6.4%;水产品产量34.49万吨,增长2.5%。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,发挥了主拉动作用。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3749.81亿元,增长18.5%,拉动全市经济9.2个百分点,贡献率达到55.6%。航空航天、石油化工、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新材料、国防科技、轻工纺织等八大优势产业初步形成,完成工业总产值12119.03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2.8%。空客A320飞机交付11架,百万吨乙烯、新皇冠轿车、北疆电厂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,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。 服务业发展加快。服务业比重达到43.5%。40个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,一批特色街区投入运营,加大对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区、中华艺术家中心等九大旅游和文化产业板块建设力度。现代物流、服务外包、中介咨询等发展迅速,全年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5.02亿美元,增长1.5倍,接包合同执行额2.12亿美元,增长2.3倍。中心城区的创意产业、楼宇经济、总部经济取得新进展。 从需求角度看:内需增长强劲,弥补了外需的不足。 投资对经济的支撑力明显增强。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0亿元,达到5006.32亿元,增长47.1%,为近18年来最快增速。其中城镇投资4700.28亿元,增长47.4%,农村投资306.04亿元,增长42.6%。市场信心的恢复、需求的增加及“房产新政”效应促使房地产市场迅速回暖。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90.02万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27%。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,城乡消费潜能得到释放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30.83亿元,增长21.5%,扣除物价因素,实际增长22.9%,创1994年以来新高。积极组织实施家电、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,销售11.8万台家电和1.8万辆汽车,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类值中,汽车类零售额增长37.8%,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汽车达到11.7辆,我市进入汽车快速普及阶段。大力促进旅游消费,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40.68万人次,旅游外汇收入11.8亿美元,分别增长15.3%和18%。 二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, 多元推动格局正在形成。 从产业角度看:工业发挥了主拉动作用,服务业增长加快。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,粮食连续六年丰收。积极实施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,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,粮食播种面积扩大,新建设施农业10万亩,15个农业示范园区和33个养殖示范园区加快建设。全年粮食总产量156.29万吨,增长4.9%,连续6年增产丰收,为近十年最好水平。主要农副产品产量继续增长。全年蔬菜产量373.85万吨,增长19.0%;肉类产量39.51万吨,增长6.4%;水产品产量34.49万吨,增长2.5%。 工业结构不断优化,发挥了主拉动作用。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3749.81亿元,增长18.5%,拉动全市经济9.2个百分点,贡献率达到55.6%。航空航天、石油化工、装备制造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新材料、国防科技、轻工纺织等八大优势产业初步形成,完成工业总产值12119.03亿元,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2.8%。空客A320飞机交付11架,百万吨乙烯、新皇冠轿车、北疆电厂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,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。 服务业发展加快。服务业比重达到43.5%。40个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,一批特色街区投入运营,加大对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区、中华艺术家中心等九大旅游和文化产业板块建设力度。现代物流、服务外包、中介咨询等发展迅速,全年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5.02亿美元,增长1.5倍,接包合同执行额2.12亿美元,增长2.3倍。中心城区的创意产业、楼宇经济、总部经济取得新进展。 从需求角度看:内需增长强劲,弥补了外需的不足。 投资对经济的支撑力明显增强。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0亿元,达到5006.32亿元,增长47.1%,为近18年来最快增速。其中城镇投资4700.28亿元,增长47.4%,农村投资306.04亿元,增长42.6%。市场信心的恢复、需求的增加及“房产新政”效应促使房地产市场迅速回暖。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590.02万平方米,比上年增长27%。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,城乡消费潜能得到释放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30.83亿元,增长21.5%,扣除物价因素,实际增长22.9%,创1994年以来新高。积极组织实施家电、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,销售11.8万台家电和1.8万辆汽车,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类值中,汽车类零售额增长37.8%,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汽车达到11.7辆,我市进入汽车快速普及阶段。大力促进旅游消费,全年接待海外旅游者140.68万人次,旅游外汇收入11.8亿美元,分别增长15.3%和18%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