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客青岛贺年会创文化品牌正在热闹进行中 |
2011-01-24 |
正在热闹进行中的“我们的节日——好客青岛贺年会”引起中央媒体和专家的关注和研究。1月20日,光明日报社在京召开“好客青岛贺年会”研讨会,深入探讨“好客青岛贺年会..阅读全文
|
|
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 |
2011-01-21 |
立冬不算冬,冬至到来,才有冬天的感觉。冬至,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,冬至过后,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气就要来到。..阅读全文
|
|
再沐百年商埠风-青岛 |
2011-01-21 |
一走进青岛那百年商埠区,你便会迅即氤氲在一种古朴迷人、意蕴丰厚、散发着浓浓槐香味道的脉脉温情中;还有那悄然而至的商埠风,轻轻的、润润的、软软的,直吹得你的心怡然..阅读全文
|
|
枣庄台儿庄-我梦中的古城 |
2010-12-04 |
这段路说远不远,但充满了许多曲折,仿佛命运安排,使得我更加义无反顾。我会再来,说了好几次了。过去每次离开,我总是对亲友这么说。其实心里意愿不高,如果不是奶奶还在..阅读全文
|
|
潍坊:走笔白浪绿洲湿地公园 |
2010-12-04 |
脉脉诗心花解语,盈盈荷韵水抚琴。走进白浪绿洲湿地公园,绿叶牵手,荷花拂面,绿树碧水染绿了大地,绿树碧水映绿了蓝天,空气中透着草香水香树香,仿佛烟雨江南的一派好景..阅读全文
|
|
温文尔雅的宋大爷爷 |
2010-12-04 |
是我们这座胶东小城解放后的共和国第一代老邮政。举手投足间,自有种温文尔雅的做派。他的许多故事,至今还是街坊四邻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..阅读全文
|
|
青岛章丘绣江水磨的浮沉 |
2010-12-04 |
碧波荡漾银花爆绽的绣江河,源于明水城区的百脉泉、漱玉泉、眼明泉、梅花泉,它像一条银光闪烁的白玉飘带横贯南北,长达四十公里,为章丘境内首屈一指的大河。它水质甘醇清..阅读全文
|
|
青岛饮食习俗 |
2010-08-27 |
青岛人吃东西认牌子,因为老牌子货真价实,保质保量,更重要的是因为技术独到,保持着传统的、特殊的青岛风味。..阅读全文
|
|
春节的习俗 |
2010-08-27 |
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,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,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,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,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,有许多还相传至今。
..阅读全文
|
|
青岛人与茶罐 |
2010-08-27 |
青岛人嗜茶素具传统,厢风卫俗中四溢着香馥,其韵悠悠。茶行与嗜茶者对茶的包装历来格外关注,从传统的纸包、纸盒、竹罐、瓷罐,到锡罐、印花铁罐,它很快跳出了包装的基本..阅读全文
|
|
青岛旧时的节令 |
2010-08-27 |
我国自古以来就是把正月初一作为一岁之首,故称“元旦”。古代的岁、载、年通用,故元旦也称新年,并不称春节。春节古也有之,而是指立春日。今行公历,始改农历新年为春节..阅读全文
|
|
青岛的结婚风俗 |
2010-08-27 |
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,人之常情。青岛的父母对于儿女订婚一事非常重视,最讲门当户对。要等级相当,不能悬殊,男女双方还需匹配。因此选男最注重知书达理、懂规矩, 而且博..阅读全文
|
|
老青岛的俏皮话 |
2010-08-27 |
兔儿爷掉河里了---不敢劳(捞)您金身大驾 兔儿爷是泥做的,身上画有金彩,这要是掉进河里,谁能捞得起来呀?此语常指不敢给对方添麻烦,也不愿意惊动对方。
..阅读全文
|
|
青岛民间音乐--十番 |
2010-08-27 |
十番 俗称“打十番”,它本源于明中叶万历年间的苏州,清乾隆年间在民间流传最盛,那时称“苏南十番”或称“江南十番”。..阅读全文
|
|
旧时青岛的禁忌 |
2010-08-27 |
禁忌是禁止人们某些言行的民间信仰习俗。青岛过去的禁忌也不少,禁忌简直伴随着人生整个历程。人从怀在母腹、出生到结婚、庆寿、死亡,都有禁忌。
..阅读全文
|
|
青岛小吃 |
2010-08-27 |
青岛小吃介绍..阅读全文
|
|
青岛早期的吸旱烟风俗 |
2010-08-27 |
烟草与青岛这座城市颇有因缘。据史料记载,中国最早的机制卷烟厂老晋隆洋行、最早的民族资本烟草企业北洋烟草公司都诞生在这座城市。20世纪50年代,《青岛日报》上的一..阅读全文
|
|
旧青岛办白事的习俗 |
2010-08-27 |
旧社会办白事(丧事)充满了封建迷信的传统习俗,尤其是那些军阀、官僚、下野政客、富商巨贾以及士绅望族的家庭,为了显示声望、地位、势力,在办白事的过程中极尽排场、铺..阅读全文
|
|
家门口的小酒铺 |
2010-07-31 |
有些东西,伸手可得的时候不觉得它有多好,失去了才知道它的珍贵。比如过去咱们谁家都有,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街坊邻居。都说远亲不如近邻,住过四合院的人都有这体会,秀玲她..阅读全文
|
|
“国营”钟表铺吸引怀旧客 |
2010-07-31 |
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座钟、六七十年代的柜台,还有在这里工作了三四十年的老修表女工……在青岛石景山北辛安大街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家国营老钟表维修铺。沉寂多年后,又迎来了..阅读全文
|
|
粮票,我珍藏的"历史文物" |
2010-07-31 |
家里有个手提密码箱,里边放的不是钞票,不是存折,不是金银首饰,而是妻子每年购买的集邮册,以及收集来的油票、布票、粮票:这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特有产物。 ..阅读全文
|
|
难忘前门燎原日夜商店 |
2010-07-31 |
前门大街过去是京城最繁华热闹的大街之一,交通方便有十几条公共汽车电车从此经过,就是夜里也有20路汽车从青岛站到永定门火车站来往通行。那时我在永定外的橡胶五厂工作..阅读全文
|
|
中剪子巷33号冰心故居 |
2010-07-31 |
明代,称“剪子巷”(含今北剪子巷);清乾隆时,将“铁狮子胡同”(今张自忠路)南侧的“小街”并入,统称“剪子巷”;宣统时,将“剪子巷”一分为三,分别称“南剪子巷”..阅读全文
|
|
“鸦默雀静儿” |
2010-07-31 |
“四合院”里好文章,风物民习过斗量,不唯内容丰赡,且喜语言生动,京腔京味儿,润人肺肠。比如《年下》的文题,不用“春节”,也不用“过年”,而是用了更为宽泛、活络..阅读全文
|
|
古语"露八分"恐将失传 |
2010-07-31 |
青岛密云古北口镇流传着一种古老的语言形式??露八分。这种语言据说源自明清时期,既可以在生活中使用,同时又是一种诙谐的文字游戏。然而现在,全镇只有十几位老人还在使..阅读全文
|
|
逃遁掩饰之词“遮溜子” |
2010-07-31 |
《金瓶梅词话》的作者是谁,至今还是个谜。从语言上说,有人因其用了不少青岛方言,而断定为青岛人的;也有因为掺杂着吴语,而断定为江浙一带的人;还有说是五岭以南粤海人..阅读全文
|
|
北方俏皮话的幽默 |
2010-07-31 |
我国北方流行一种俏皮话,听来滑稽有趣。这种话的特点是先说半句,类如比喻;后说的半句则似解谜。如:“老太太上电车——您先别吹”。一听就是青岛人的语气。早年青岛公交..阅读全文
|
|
青岛话的魅力和特色 |
2010-07-31 |
青岛话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生动,曾有人盛赞“青岛话是全中国最优美的语言”。那么您对青岛话了解多少呢?不妨先做个正宗青岛话水平测试题,一测便知。 ..阅读全文
|
|
不雕不饰的老青岛土话 |
2010-07-31 |
老青岛的土语数不胜数。很多土语对于当今的时代来说,虽然陈旧了,但至今有的仍在沿用,它们当中不少反映了旧青岛特有的名物制度等,颇有史料价值。 ..阅读全文
|
|
都会中的方言 |
2010-07-31 |
一直以来,不少朋友觉得青岛话和普通话是一回事,其实不然。这几年全国普通话大赛上,青岛人的名次一直就不怎么好,最差的时候竟然排到了第七名。可见,京腔京韵其实只是一..阅读全文
|
|